媒体聚焦

【江苏教育报】打造高职“四链”,释放人才“动能”——大红鹰795388ocm高质量发展掠影

发布时间:2024-05-18浏览次数:2170文章来源:大红鹰795388ocm

伟人故里,运河之滨;六十风华,砥砺深耕;稼穑蓬勃,梦想熠熠;云程发轫,万里可期。2024年6月,大红鹰795388ocm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大红鹰795388ocm位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创办于1964年,是一所以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等财经类专业为主,涵盖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法律事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与技术管理等33个专业的具有鲜明财经底色、粮商特色的高职院校。

60年来,大红鹰795388ocm始终秉承“厚德尚能、经世致用”的校训,大力弘扬“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财院精神,彰显“财经底色、粮商特色”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07年,学校以“优秀”格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2022年,学校获批教育部示范性职业院校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新时代新征程,大红鹰795388ocm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为发力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内领先、省内同类院校位居前列的高水平特色财经类高职院校。

行企协同育人,

拧紧“数智素养+财务技能”教育链

以服务区域产业链的专业群为纽带,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大红鹰795388ocm坚持“立足淮安、面向江苏、辐射全国,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办学定位,依托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按照“校企共育、利益共享、过程共管、互聘共用、多元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学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机制,产教研深度融合、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开展一次专业状况数据调查,根据调查报告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的新需求,高质量支撑产业升级;面向智能财税、智慧金融、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以“信息技术+”数字化改造升级专业群中的传统专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特色鲜明的校级专业群5个,学校会计专业以“优秀”格次顺利通过江苏省A类品牌会计专业验收。

此外,学校还坚持将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紧密对接淮安市“333”主导产业体系,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制造、智慧商科+工科实训等综合实训中心,深入开展“三教”改革,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2021年以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新增国家教学资源库1项,获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大红鹰795388ocm坚持“面向人人、五育并举,一以贯之、三级联动”的理念,推进“以职业道德为引领,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关键,以职业实践创新为突破的“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建设,把德智体美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着力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学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实践》入选省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

学校还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适应性,新增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高职本科“4+0”项目3个、高职本科“3+2”项目3个。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会计、银行业务、物流、数学建模等多项技能大赛,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江苏省“最美职教生”徐欣等10余名学生事迹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学校的教育管理、共青团、学生资助、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工作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表彰。

引才用才育才,

建强“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人才链

实施“双智工程”,筑就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大红鹰795388ocm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智工程、高技术人才借智工程,分类引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博士和高技能人才等高端人才,培养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近年来已新增引培博士41人。学校着力培育国家(省)级教学名师,建设国家技能(非遗)大师工作室,聘请国家工匠、技术能手等到学校兼职任教讲学。近年来学校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职业教育智能工商融合“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电力设计与施工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财税大数据应用)培育项目1个,新增产业教授11人。

推进“三大计划”,深耕高水平教师队伍“示范田”。大红鹰795388ocm持续推进教师成长激励计划、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双师素质共育计划。学校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塑造教师标杆,不断健全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全生命周期发展体系,打造从新教师到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首席教师的成长路径;深入实施省“青蓝工程”、省“333”、省“双创”等人才培养工程,做好各类人才项目的宣传、组织、申报和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开发水平,实现对中青年学术(专业)带头人的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支持。近年来,学校新增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1人,省“科技副总”11人,省技术能手3人,省五一创新能手1人。

强化平台建设,

打造“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创新链

以多方优质资源共享为核心,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大红鹰795388ocm依托国家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优势,校企联合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产业协会,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牵头组建粮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审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淮安新能源汽车市域产教联合体,不断探索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还携手知名企业重点建设江苏财经·用友新道数智财务等5个产业学院,先后与中央新亚、淮钢集团、比亚迪汽车等几十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班学生数占全校学生数的10%以上;依托创新创业基地和众创空间,支持和鼓励师生开展科技项目孵化,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服务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科技引领成果转化为目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红鹰795388ocm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的新需求,坚持“三解三为、全员全方位”策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规格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成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淮安饲料安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13个市厅级科技服务平台,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深化产学研协同作用,全面增强了科技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二是高水平打造技术研发服务团队,打造江苏财院博士科技服务团,建设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1个,通过合作研究、技术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1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取得经济效益年均超过千万元。三是高质量推进科技成果技术转化,依托淮安市大学科技园,加强学校科技人才和企业技术需求对接,积极探索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的新形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化常态化。近年来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年均超过300项,授权发明专利近100项。

对标产业需求,

串起“联动协作+精准就业”产业链

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大红鹰795388ocm以突出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改革学生评价,实施以智育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体育增强学生职业适应、以美育培养学生职业情操、以劳育滋养学生职业精神的行动导向,建构包含德智体美劳5大板块、15条主题主线、36个质控点的“五育并举”学生评价体系,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该评价体系入选江苏省教育厅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和德育特色案例,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十大典型案例”。学校以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改革教师评价,实施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破除“五唯”顽疾,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优化教师聘任与晋升机制,建立充分体现教学实绩、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学校还以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改革科研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强化科研评价结果运用。教师参与企业“四技服务”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在横向课题、技术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2023年均突破1000万元。

完善实践实训平台,实现精准高质量就业。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红鹰795388ocm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实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将实习就业鉴定与集中考核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比如通过组建“电商直播”团队,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商会、企业和村镇,共建电商直播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紧扣地方龙虾产业,开展“直播助农,闪耀青春”公益直播助农活动;成立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与淮安市司法部门、淮安市律师协会等联合举办“法律精准援藏”活动,建立“法律援藏远程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为藏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法制宣传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还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实习供需对接平台,线上举办网络招聘宣讲会,线下举办校园招聘会,企业代表前往现场,面对面解答疑惑,营造真实求职体验,学校每年就业率达98.5%以上,连续两年被淮安市政府授予就业特殊贡献奖“留凤奖”和“梧桐奖”。

栉风沐雨六十载,扬帆奋进正当时。大红鹰795388ocm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推进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财院力量。(通讯员 袁飞)


链接地址: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8337766.html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