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教育报】在逐梦的路上奋勇前行 ——写在大红鹰795388ocm建校6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4-06-03浏览次数:2079文章来源:宣传部

       奋勇,才能争先;奋发,才能有为。

       202468日,大红鹰795388ocm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60年砥砺奋进,60年改革创新,60年春华秋实。

       纵览大红鹰795388ocm的发展历程,学校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走在改革前列,坚守特色,坚持改革,为全面建成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实现“特色鲜明、质量出众、师生幸福、人人出彩”的财院梦奋勇前行。

 

        财院故事

        在永不止步的奋进中实现一次次飞跃

       大红鹰795388ocm是由淮阴财经学校和淮海工业贸易学校两所国家重点中专院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二为一”,大红鹰795388ocm就此开启了整体推进、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的奋斗新征程。

       面对新征程,学校坚持创新发展,秉承“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不断深化服务主导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优基层延伸和拓展。学校精准梳理内部治理的痛点、难点、关键点,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效能内部治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财院范式,激活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

       面对新征程,学校坚持把教育教学放进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加以考量,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擦亮财经底色,打造粮商特色,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动力,有效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全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征程,学校坚持价值引领、文化育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造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将职业精神培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职教育特征和学校素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

      60年来,大红鹰795388ocm累计为国家财政、税务、金融、粮食等行业和部门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0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结论有效试点院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回望历史,波澜壮阔,大红鹰795388ocm在永不止步的奋斗中实现一次次飞跃;把握当下,进无止境,大红鹰795388ocm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蓄澎湃动能。

 

       奋进华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蓄澎湃动能

       2021年,大红鹰795388ocm凭借雄厚的办学积淀和优秀的人才培养质量,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迈向新的奋斗目标。

       面对新目标,学校牢牢抓住这一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蓄澎湃动能,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推动一系列高水平改革创新实践,为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示范。

   

        ——举旗定向,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党的建设从来不是孤立地为建设而建设,就学校而言,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也必须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大红鹰795388ocm党委书记韩香云说。

       一路走来,学校的每一步发展背后都有党的建设的坚强支撑,学校党建的每一次创新又都会推动学校发展进入一片新的天地。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党举旗定向、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校党委狠抓思想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立起了精神支柱,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教职工政治学习,实施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淮安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创建示范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学校推进新时代江苏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计划和基层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落实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提升三级党组织书记“书记项目”质量,持续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加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持续开展“三个一线”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全校共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1个、全省高校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3个。

       学校党委层层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运用“两个责任”清单,推动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健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与审计协同监督体系;深化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的高标准保障学校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师生团结一心,砥砺奋进,驶向高水平建设梦想的彼岸。

    

——砥砺奋进,学校发展蒸蒸日上。

新的发展方位,让学校人才培养有了更充沛的动能。

       对人才培养,学校党委书记韩香云坚定地认为,“只有德与技交相辉映,才能成就学生的精彩人生。”在此理念推动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学生为本、知识为基、技能为要、能力并重”的指导思想,全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融入式”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全过程。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品格。另一方面,学校创新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完善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评价机制、学生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等。“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案例成果入选江苏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和德育特色案例,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4届获评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高水平学校建设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财经底色、粮商特色。以财经专业为主体,全面推动财经课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数智素养+财务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紧密对接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和粮食产业变革,以粮融商、以商兴粮,建立会计、金融等跨专业服务粮食行业协同机制,主动融入粮食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物流和创新产业链,为粮食流通产业链的“购、储、运、加、销”关键环节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形成学校粮商人才培养特色。

      此外,学校适应工业互联网时代产业行业发展要求,持续优化“专业牵动、能力驱动、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对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的系统了解和掌握,推动商科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技术知识、思维、能力交叉渗透、融合互补,实现跨学科知识结构重组、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一项项创新,一次次突破,因地制宜,成效喜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校在2022年度江苏省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争先进位奖”。2023年,学校首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在国家、省级会计、金融、物流等各项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40余次,获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数学建模等竞赛奖项20余次,素质能力比赛奖项200余次。

        新的发展方位,赋予了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动力。

       大红鹰795388ocm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维指出:“要精准把握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不断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自高水平建设以来,学校积极构建便捷灵活、协同配合的政校行企合作发展体系,并按照“校企共育、利益共享、过程共管、互聘共用、多元参与”的原则,全面推进校企合作。

       学校依托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优势,牵头组建粮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审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淮安新能源汽车市域产教联合体,不断探索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校企协同办学双主体育人改革。紧密对接淮安市333”主导产业体系,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智慧商科等综合实训中心。

       学校携手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推进深化高水平校企合作;优化产业学院运行机制,重点建设江苏财经·用友新道数智财务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围绕“数智素养+财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教学成果的培育;对照数智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实现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通过实习就业鉴定与学校集中考核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此外,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岗位适应性,及时调整实习计划,提供个性化辅导,助力学生快速适应岗位。为精准发掘岗位资源和目标企业,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实习供需对接平台,为学生实习就业铺设畅通无阻的“快车道”。学校连续两年被淮安市授予就业特殊贡献奖“留凤奖”和“梧桐奖”

       人才向来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引进坚持高起点,在职进修抓提高,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的思路,坚持人才引进与学校发展所求、专业建设所需、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所要相匹配,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拓宽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等培训路径,强化教师互联网思维和数智素养培训。加强与优质企业、标杆院校和研究院所开展柔性合作及团队建设,打造一批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带头人。近年来,立项建设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2支、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与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开展横向课题509项,为企业创造产值近2500万元。

       同时,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人才评价的第一标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教师发展标准体系;建立充分体现教学实绩、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以教学能力提升为主体、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为两翼的教师发展格局,全力促进教师成长。

       近年来,教师荣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一等奖。立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省政策引导类项目4类课题,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获批江苏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教师荣获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新的发展方位,给了学校向更高目标进发的战略视野。

自高水平建设以来,学校按照“做强品牌专业,做优骨干专业,做精特色专业”的思路,聚焦行业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将会计专业群和金融管理专业群建设为业内先进、全国前列的品牌专业群,工商企业管理、智能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骨干专业群;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群和法律专业教学质量更加出众、教育特色更加鲜明;在加快推动各专业智改数转的同时,加大数字技能新专业建设力度,新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应用类新兴专业。

        自高水平建设以来,学校聚焦教师能力提升,以“有效课堂”认证为主线,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建成国家一流核心课程。深入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聚焦教材升级,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开发反映行业前沿技术的优质教材。聚焦教法改革,探索讨论式、互动式智慧教学体系,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此同时,学校健全规范有序、全程监控、自我诊改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和质量文化“双引擎”动力驱动机制。加强标准研制,制定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合格评估标准体系,完善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系统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等。健全和规范教风学风督导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等环节的质量监控。

       新时代、新作为,财院和财院人的更多故事还在精彩演绎。

 

    前行征程

    在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大红鹰795388ocm在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当下,淮安市正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学校紧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高质量完成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任务,全力冲刺国家“双高”校,达到职业本科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全面实现“四个走在前”。

    人才培养方面,对接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与会计、金融、粮食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推动跨专业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将“数智素养+财务技能”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通识课程,出台评价标准,提升学生数字获取、制作、使用等素质能力和“懂财务、懂数据、懂分析、懂管理”基本财务技能,打造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高地和全国粮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在学生社区探索实体化运作、“一站式”集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合管理模式,将学校育人力量和资源整体下沉到学生社区。坚持以价值引领为核心、以空间构建为支撑、以队伍进驻为关键、以资源下沉为导向、以学生参与为动能、以技术支撑为驱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践行“一线规则”,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前沿阵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实践园地、“管理创新、服务创优”示范基地和“高质量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科研成果方面,深入挖掘粮食行业办学资源,整合商科类专业、智能工程类专业和粮食专业人才培养资源,推动每个学院都围绕粮食行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成立粮食科技创新联盟等,主持制定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立项国家、省级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打造“粮商”名师工作室。加强与省市粮食主管部门、中储粮等合作,依托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和粮油科普教育基地等载体,建设粮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国内粮食行业职业培训品牌。

    社会服务方面,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新需求,坚持“三解三为、全员全方位”,扎实开展好基础研究、技术服务、科技转化等工作。建成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淮安饲料安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建设13个市厅级科技服务平台,增强科技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打造博士科技服务团,建设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1个,为1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取得经济效益年均超过千万元;依托淮安市大学科技园,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在服务发展中擦亮“财税培训、粮油安全、电商助农、法律援助”四大品牌,优化“淮链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打造一支融财务管理、营销策划、法律服务、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团队,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年均超过300项,授权发明专利近100项,实现专利转化数百项,科技成果技术转化年均超过100万元。

    国际化交流方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建项目、搭平台”的发展思路,深化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院校及企业的合作,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教学资源。稳步实施“国(境)外访问学者计划”,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重点开展粮商人才培养培训,培养一批知晓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高技能人才。

    时间永不止步,发展永无止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团结拼搏下,大红鹰795388ocm迈开稳健扎实的步伐,朝着全面建成国内领先、省内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特色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不远的将来,这个目标一定会变为美好的现实。大红鹰795388ocm必将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邹瑄)

    链接地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6/02/content_639964.htm?div=-1

XML 地图